01
行業變革背景
一是綠色物流政策作為國家“雙碳”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引導物流運輸企業向低碳、環保方向轉型。這一政策導向促使企業采用更加環保的運輸方式,如推廣新能源汽車的應用,減少傳統燃油車的使用比例,從而降低尾氣排放和空氣污染。二是降本增效政策旨在通過優化物流流程、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強供應鏈協同等方式,降低物流企業的運營成本,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政策鼓勵企業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如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實現物流信息的實時監控和動態調整,提升運輸、倉儲、分揀等環節的效率。三是跨境物流政策,隨著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跨境物流需求日益增長,為物流運輸企業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政策支持跨境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如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自由貿易試驗區等,為跨境物流企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通關環境和優惠政策。
一是燃油成本波動,燃油作為物流運輸的主要能源,其價格波動直接關系到企業的運營成本。對于依賴公路運輸的物流企業而言,燃油成本往往占據總成本的較大比重。當油價上漲時,企業不得不承擔更高的運輸成本,利潤空間受到嚴重擠壓。二是人力成本攀升,駕駛員、倉儲管理人員等關鍵崗位的薪資水平持續上漲,企業需要支付更高的工資和福利來吸引和留住人才。另一方面,勞動力短缺問題日益突出,尤其是在旺季或特殊情況下,企業難以找到足夠的合格人員來滿足運營需求,不得不通過提高薪資待遇或采用臨時用工等方式來解決問題,進一步增加了人力成本。三是設施設備投入與維護成本,物流運輸企業需要不斷投入資金進行設施設備的升級和改造,還需要企業承擔后續的維護和管理成本。此外,企業需要不斷投入資金進行技術升級和設備更新以保持競爭力,這對于一些資金實力較弱的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一是人工智能等技術在物流領域的廣泛應用趨勢,在物流運輸領域,物聯網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到各個環節。在運輸環節,物聯網技術使得車輛、船舶、飛機等運輸工具與物流信息平臺實現互聯互通。二是新興技術帶來的行業沖擊,自動化倉儲技術的發展對傳統倉儲管理模式產生了巨大的沖擊,自動化倉儲系統通過采用自動化立體倉庫、自動導引車(AGV)、堆垛機等設備,實現了貨物的自動化存儲和搬運。企業能夠實時掌握貨物的庫存情況、出入庫記錄等信息,實現倉儲資源的優化配置。三是無人配送正改變末端配送格局,無人配送技術的興起為物流末端配送帶來了新的變革。無人機、無人車等無人配送設備具有高效、靈活、低成本等優勢,能夠在復雜的環境中完成貨物的配送任務。無人配送技術的發展也對傳統的快遞員配送模式產生了沖擊,隨著無人配送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普及,未來可能會減少對快遞員的需求,快遞員的工作內容和職責也將發生改變。
一是消費者對物流時效性、個性化服務要求提升,在當今消費市場,消費者對物流服務的期望已發生顯著變化。時效性方面,隨著生活節奏加快,消費者對商品送達時間的要求愈發嚴苛。二是個性化服務需求也日益凸顯,消費者不再滿足于傳統的“一刀切”式物流服務,而是希望物流企業能夠根據自身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務。三是電商快速發展催生的新物流需求,電商行業的蓬勃發展給物流運輸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催生了一系列新的物流需求。電商的跨境業務發展也催生了跨境物流需求,消費者可以通過電商平臺購買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物流企業需要提供國際運輸、報關、清關等一站式跨境物流服務,確保商品能夠順利、快速地送達消費者手中。四是消費者需求升級與供應鏈透明化要求,消費者需求的不斷升級促使物流企業更加注重供應鏈的透明化。供應鏈透明化不僅有助于提高消費者的信任度和滿意度,還能夠幫助企業及時發現供應鏈中的問題和風險,如庫存積壓、運輸延誤、質量問題等,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解決,提高供應鏈的運營效率和穩定性。五是客戶需求個性化與交付時效性矛盾,在物流運輸企業服務客戶的過程中,客戶需求個性化與交付時效性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個性化需求往往意味著需要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物流解決方案,這可能會增加物流服務的復雜性和處理時間。
02
行業變革核心驅動力
一、政策驅動
當下物流運輸企業正經歷著政策力量推動的深刻變革。一是綠色物流政策與碳中和目標為行業變革指明方向。政府出臺一系列政策鼓勵物流企業采用綠色包裝、新能源運輸工具等。許多物流企業積極響應,加大在綠色技術上的投入,如使用電動貨車替代傳統燃油車,不僅降低了碳排放,還享受到了政策補貼與稅收優惠,在實現環保目標的同時,也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二是區域經濟一體化與跨境物流帶來更廣闊的政策支持,隨著區域經濟合作的加深,跨境貿易規模不斷擴大,物流企業借助政策支持,積極拓展跨境物流業務,加強國際物流網絡建設,提高跨境物流服務水平,以滿足客戶對全球供應鏈的需求。三是跨境物流相關政策的變動,如關稅調整、貿易協定簽署等,直接影響著企業的運營成本與業務布局,物流企業需密切關注政策動態,靈活調整戰略,以在變革中抓住機遇,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當今物流運輸行業,技術驅動正成為推動行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深刻改變著物流企業的運營模式和服務質量。一是自動化與智能化技術是這場變革的前沿力量,倉儲機器人的廣泛應用,實現了倉庫內貨物的自動化搬運、存儲和分揀,大幅提高了倉儲作業效率和準確性,降低了人力成本。無人駕駛卡車的研發和測試也在不斷推進,未來有望實現貨物的長距離、高效、安全運輸,減少人為因素導致的交通事故和運輸延誤。二是數據分析與預測性維護技術為物流設備的穩定運行提供了保障,通過對設備運行數據的實時監測和分析,物流企業可以提前預測設備故障,并安排預防性維護,避免設備突發故障導致的停機損失,提高物流運營的可靠性和穩定性。三是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中的應用,為物流企業解決了融資難題。通過區塊鏈的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特性,實現了供應鏈上各環節信息的透明共享,降低了金融機構的信貸風險,使得物流企業能夠更便捷地獲得融資支持,促進企業的業務拓展。四是自動化倉儲、無人配送等新興技術的興起,給傳統物流企業帶來了巨大沖擊,傳統物流企業需要加快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步伐,積極擁抱新技術,否則將面臨被市場淘汰的風險。
在當今物流運輸行業,競爭格局正經歷著深刻變革,平臺化物流企業的崛起以及跨界競爭者的入局成為兩大關鍵驅動力。一是平臺化物流企業,如菜鳥網絡和京東物流,憑借其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和技術創新優勢,迅速在行業中嶄露頭角。二是科技公司和制造業等跨界競爭者的入局,進一步加劇了行業競爭。科技公司憑借其在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優勢,為物流行業帶來了新的解決方案。三是平臺化物流企業的崛起和跨界競爭者的入局,打破了傳統物流運輸企業的競爭格局,促使行業不斷進行創新和變革,以適應新的市場競爭環境。
在當今時代,物流運輸企業正經歷著由市場需求轉變引發的深刻變革,消費者對物流時效性和個性化服務要求的提升,以及電商快速發展催生的新物流需求,成為推動行業變革的關鍵力量。一是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消費者對物流時效性的要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當日達”“小時達”甚至“分鐘級配送”已成為許多消費者對物流服務的期望。二是消費者對個性化服務的需求也日益增長,他們不再滿足于傳統的物流服務,而是希望物流企業能夠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三是電商的快速發展催生了大量新的物流需求,跨境電商的興起,使得國際物流服務需求大幅增加,物流企業需要具備更強的跨境運輸和清關能力。
03
物流運輸企業的應對策略
一、數字化轉型:構建智慧物流體系
在物流運輸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征程中,構建智慧物流體系是關鍵一環,它涵蓋了多個重要舉措,全方位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一是引入物聯網(IoT)實現全鏈路可視化是基礎,通過在貨物、運輸工具、倉儲設施等關鍵節點部署物聯網設備,如傳感器、RFID標簽等,物流企業能夠實時獲取貨物的位置、狀態、環境等信息。二是開發智能調度系統優化路徑規劃是核心,借助先進的算法和人工智能技術,智能調度系統能夠綜合考慮訂單信息、車輛位置、交通狀況、天氣條件等多方面因素,為運輸車輛規劃最優的行駛路線。三是利用大數據分析提升需求預測準確性是戰略支撐,物流企業積累了大量的歷史數據,包括訂單數據、銷售數據、客戶行為數據等。通過對這些數據的深度分析,企業可以挖掘出潛在的市場需求規律和趨勢,提前做好資源調配和庫存管理。
在物流運輸企業邁向供應鏈協同的進程中,實現從孤立“節點”到高效“網絡”的轉變至關重要。一是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是構建協同網絡的關鍵起點,物流企業與電商平臺、制造商深度綁定,能夠形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與電商平臺合作,物流企業可提前獲取訂單信息,精準規劃運輸和倉儲資源,實現貨物的高效配送。二是探索共享物流模式是優化資源配置的有效途徑,第三方共享倉庫的出現讓多個企業可以共同使用倉儲設施,減少了企業的倉儲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物流企業通過整合各方資源,實現倉儲空間的合理利用和貨物的集中管理。三是強化逆向物流與循環經濟實踐是提升供應鏈可持續性的重要舉措,物流企業建立完善的逆向物流體系,對退貨、回收的貨物進行及時處理和再利用。通過與制造商合作,將回收的包裝材料、零部件等進行修復和再加工,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
物流運輸企業要重視客戶需求變動,有針對性地調整相關管理策略。一是定制化物流解決方案是針對不同行業特殊需求的精準服務,冷鏈物流對溫度控制要求極高,物流企業可配備專業的冷藏車輛和倉儲設施,利用物聯網技術實時監控溫度變化,確保生鮮、藥品等貨物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的品質。二是增值服務拓展為物流企業創造了新的利潤增長點,供應鏈金融服務可幫助企業解決資金周轉難題,物流企業憑借對貨物運輸和倉儲的掌控,為上下游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應收賬款質押等服務。三是最后一公里配送創新是提升客戶滿意度的關鍵環節,社區團購模式通過整合社區內的訂單,實現集中配送,降低了配送成本,提高了配送效率。智能快遞柜則提供了24小時自助取件服務,方便客戶隨時收取包裹。物流企業可根據不同社區的特點,合理布局智能快遞柜,同時與社區團購平臺合作,實現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優化升級,為客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務。
在環保意識日益增強的當下,物流運輸企業進行綠色化轉型勢在必行,以下三大舉措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一是推廣新能源車輛與綠色包裝材料是綠色化轉型的基礎,物流企業可逐步增加新能源車輛在車隊中的占比,建設配套的充電樁或加氫站。同時,采用可降解、可回收的綠色包裝材料,如紙質包裝、生物基塑料等,替代傳統的塑料包裝,降低包裝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二是優化運輸網絡以減少空載率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關鍵,物流企業可通過大數據分析和智能調度系統,對運輸路線進行精準規劃,合理安排車輛的裝載和配送任務。三是參與碳交易市場與ESG評級體系是推動企業綠色發展的外部動力,碳交易市場為企業提供了碳排放權的交易平臺,物流企業可通過減少碳排放獲得碳配額,并在市場上進行交易,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贏。
04
總結
物流企業需以技術為引擎、服務為支點、綠色為底色,實現可持續競爭力。物流企業若想實現長遠發展,就必須以技術為引擎,積極引入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優化運輸路線、提升倉儲管理效率,實現智能化、自動化運營;以服務為支點,深入了解客戶需求,提供個性化、精準化的物流解決方案,加強與客戶的溝通協作,以優質服務贏得客戶信賴;以綠色為底色,踐行綠色物流理念,采用環保包裝材料、推廣新能源運輸工具,降低能源消耗與環境污染。如此,物流企業方能構筑起可持續競爭力,在市場中站穩腳跟,蓬勃發展。